各学院(部):
根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山青院党办字〔2020〕38号)要求,为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每门课程育人作用,将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深度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青年政治特色人才。
二、申报范围
本次申报拟立项20个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申报课程应为列入2019版本科、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非思政类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申报要求
1.充分考虑各专业及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平衡,未立项2019年度、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的专业,至少推荐1门课程参与评审。已立项2019年度、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的专业,本次推荐参与评审的课程类别应与已立项课程类别不同。本科专业数<3个的学院最多限报2门课程,本科专业数≥3个的学院最多限报3门课程。
2.申报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在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学生评教好。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来没有被中止的教学建设项目。
3.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不多于5人,可以包括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确保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课程立项后,保证3年内均能正常开设。
四、建设成果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经过一年的建设周期,形成以下建设成果:
1.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
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大纲应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一套新课件、新教案
根据上述新教学大纲制作的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新课件、新教案。新课件、新教案中的思政元素应具有时效性,充分展现本专业的课程特点,让思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一套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选编5个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典型案例要将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反映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明确案例选用意义,应包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编写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反馈与感悟、教学反思、以及其它可体现教学改革成效的材料。
4.梳理总结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设过程和实施成效,完成一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报告。
学校将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专栏,各项目须在平台注册开通并上传教学文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建设资料,开展教学实践。
五、组织实施
1.申报评审阶段(2021年6月-2021年7月)
各学院(部)根据建设要求,组织教师填写《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书》(附件1),择优推荐。学校组织专家择优遴选立项。
2.立项建设阶段(2021年8月-2022年7月)
根据《立项书》内容,课程负责人积极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示范课程开课学院和相关部门根据任务分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指导,推动工作开展。
3.结项验收阶段(2022年8月-9月)
各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团队全面总结建设过程,按规定完成建设成果。学校成立专家组,对立项课程进行结项验收,通过后授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称号。
六、其它要求和说明
1.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课程负责人应认真研读课程思政相关资料,学习国内相关高校课程思政的有益经验,积极改革创新,注重总结提高。
2.学校对立项课程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3.请各学院(部)于6月30日之前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书》(附件1)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推荐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190118@sdyu.edu.cn。联系人:石密艳,电话:58997149,地点:办公楼230房间。
附件:
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立项书
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