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院教通字〔2021〕78号
各学院:
一、图像采集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时间: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地点:躬行楼一楼大厅
参加人员:2022届预毕业生主要包括2018级本科生、2019级专科生、2020级专升本学生,以及复学到2022届预毕业生。
二、图像采集具体安排
各学院的具体拍摄时间、拍摄地点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22届预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时间安排表”(见附件1)。
三、工作要求
(一)工作组织
1.为使拍摄工作有序进行,各学院至少指定一名教师、各班至少指定两名学生作为负责人,负责本学院2022届预毕业生的“图像信息采集”工作,并将指定的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见附件2)于2021年9月22日(星期三)16:00前报教务处学籍科,同时要求指定的所有负责人拍摄当天务必到拍摄现场组织本学院学生进行拍摄。
2.各学院拍摄班级需在规定拍摄时间前2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按时间安排表的先后顺序进行拍摄。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到达的班级,将推迟到其它班级全部拍摄完成后再进行拍摄。
3.拍摄时,需由各学院师生负责人以“班级”为最小单位组织学生带好身份证按学号顺序安静站队等候拍摄,并在拍摄时安排专人进行拍摄序号的填写和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4.拍摄时一律不接待学生个人补拍。凡不能按时参加拍摄的学生,学校不再另行组织集体拍摄,由学生于2022年3月31日前自行联系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玉函路7号4层,0531-82024793,82024739)。
(二)材料准备
本次拍摄采用学籍科提供的数据库表格,请各学院提前打印好表格备用。拍摄当天,各学院按顺序组织学生站队拍摄,维护好拍摄现场秩序。
(三)学生入场、着装要求
拍摄过程严格按进度安排进行,各学院务必通知学生携带身份证在拍摄时间段前20分钟到达拍摄地点站队等侯。
学生在拍摄时必须刷身份证进行图像采集,刷完身份证后领取“拍摄序号”,学生需按“拍摄序号”排队,严禁插队、不刷身份证拍摄,拍摄时向摄影师报“拍摄序号”,以避免出现人和信息不符的现象。
参加拍摄学生仪容和着装注意事项:
根据教毕指[2017]9号文《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图像采集规范》,要求如下:
人物姿态与表情:坐姿端正,表情自然,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保持左右肩膀平衡、两手自然下垂,嘴唇自然闭合。
眼睛:尽量不戴眼镜,常戴眼镜者可佩戴眼镜,但不得带有色眼镜(含有色隐形眼镜、美瞳),镜框不得遮挡眼睛,眼镜不能有反光。
佩饰及遮挡物:不得使用头部覆盖物(宗教、医疗和文化需要时,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不得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镜和耳朵。
衣着:最好穿单色有领衣服,尽量避免复杂图案、花纹,建议着正装,带领带袖。禁止穿吊带、无袖、低胸衫、奇装异服。因图像采集背景是蓝色,禁止穿蓝色、黄色、绿色、紫色衣服。
发型:发型整齐,露出眉毛耳朵,不得有碎发,不得扎高丸子头。
四、交费办法
新华社山东分社按每生15元标准收取图像信息采集费。各学院请将费用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由专人保存(学生较少也可以专业为单位),每班级信息采集完成后,根据实际采集人数,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现场给新华社图像采集中心工作人员转账。
五、其它事宜
1.在校外实习或参加其他教学环节的学生原则应按时到校参加拍摄,做好来往疫情防控和行程报备。确实不能参加拍摄的学生,请与当地新华社分社联系相应拍摄事宜(各地新华社联系电话及拍摄地点可拨打当地114查询)。
2.在外地拍摄的学生,有关个人资料的填写要求请与当地拍摄点联系和咨询。拍摄后,照片及电子数据交回学生所在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统一保存。如因个人未及时拍摄,影响毕业证书不能办理的责任由学生本人承担。
3.在外地拍摄的学生需用到学校代码(14277),请各学院负责告之学生本人。
4.学生照片在采集后2-3周内上传至“山东高校影像”公众号,每一位参加图像信息采集的学生,应在接收“山东高校影像”公众号下发校对提醒后立即校对,请负责教师督促学生在收到提醒后2周内完成信息勘误工作,此次采集信息方为有效。
山东高校影像公众号二维码
5. 照片一旦注册成功,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改、替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重视此次图像采集。
图像信息采集工作是学生办理毕业手续的关键环节,各学院及相关负责人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思想,认真组织本项工作,务必将所有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学生,以确保图像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 1.2022届预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时间安排表
2. 2022届预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负责人师生名单
教务处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