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
教材选用质量评价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做好教材选用、信息反馈和教材评优工作,促进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材质量评价暂行办法》文件精神,教务处对我校经济学院、政法学院、旅游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四个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本科各专业所有课程使用的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除外)进行了质量检查和评价工作,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评价概况
本次评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相关学院负责领取、发放、回收、汇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教材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教材质量评价表(教师用表)》(附件)。参评对象为2013级本科课程任课教师和所有学生。评价时间自2014年1月9日至1月14日。对该学期本科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对所选教材从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详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教材质量评价表。参评师生参与率达95%以上。教材评价评分采取三级标准, 评价结果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良;60-90分(含6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
二、评价结果
1.经济学院教材质量评价结果
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经济学专业,总共评价教材3本,教材名称为《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微积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评价结果均为优良。所用教材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科学水平上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理论逻辑性,且教材符合教育目标,符合教学使用需求;在编校质量上,教材编校水平、设计水平和图文水平均合理规范;印刷质量和装订水平也较好;且教材内容有明显特色和创新。
2. 政法学院教材质量评价结果
政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含社会工作专业与政治学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评价教材3本,教材名称为《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社会学教程(第三版)》,《社会工作导论》,评价结果均为优良。所用教材不论是专业基础教材还是专业教材均为各任课教师在其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慎重选定并推荐,同时教材多为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该领域权威性教材,教材学科体系科学、系统、完整,教材内容重点突出,也大多为很多学校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及其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指定教材。
政治学专业评价教材2本,教材名称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导论》,评价结果均为优良。所用教材普及化程度高,较为权威,一般是在各高校普及率较高的教材,且均由学界权威人士编写,为国家级规划教材,而且选用普及程度高的教材,对学生今后考研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选用教材十分符合学生专业要求和特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2012年新增本科专业,考虑到学生的年级、学业水平和接受能力,选用的教材在权威的基础上尽可能突出基础知识教育,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此外,选用教材内容翔实、条理清晰,涵盖了学术界较为前沿的相关知识。
3. 旅游学院教材质量评价结果
旅游学院2013级本科生为酒店管理专业,总共评价教材6本,教材名称为《旅游服务礼仪实训教程》,《旅游学概论(第6版)》,《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微积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系列》,《大学英语系列教程》,《英语口语教程(第二版)》,学生评价结果均为优良;同时,本专业教师对两本专业课教材《旅游服务礼仪实训教程》,《旅游学概论(第6版)》进行了评价,对《旅游学概论(第6版)》的评价结果为优良,对《旅游服务礼仪实训教程》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建议本教材最好选择近三年教材,同时加强本教材的启发性和实践性。
对6本教材的总体评价如下:(1)思想观点正确,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弘扬民族文化精华,无政治性和政策性错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体系能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法;(2)教材符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的要求,总体上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3)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能完整地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结构严谨;能正确地阐述本专业的科学理论和概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4)文字规范、简练,符合语法规则,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图文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符号、计量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5)设计水平:封面、扉页、封底能恰当反映本书内容,构思合理、格调健康、风格鲜明、文字准确、色彩和谐;版式规范、统一,字号字型、序号的使用合理;(6)无缺页、白页、脏页,无颠倒、顶头、倒头,装订平整。
4. 文化传播学院教材质量评价结果
文化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生含广播电视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总共评价教材15本,教材名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英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播音主持概论》,《21世纪新标准大学英语》,《摄影技术与艺术》,《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中国电影史》,《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普通逻辑》,《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其中学生评价结果为优良的教材 13本,评价结果为一般的教材2本,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中国文学史》;同时,本专业教师对11本专业课教材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优良的教材共10本;评价结果为一般的教材1本,为《中国文学史》。由于本科教学阶段需要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拓展教学,建议选用教材应满足这种开放式的需求。
总体来说,本专业大部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符合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学要求的设定能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印刷质量良好,版面设计规范,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根据知识点的变化及时做出修正。
三、改进措施
1. 本次评价结果总体上反映了我校经济学院、政法学院、旅游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四个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本科各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总体来说,所有教材能较好的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难度、先进性和完整性等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有部分教材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性不足、创新性不强等等,需要相关学院和教研室加以总结、调整。
2. 本次评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参与率达95%以上,保证了较高的参与率,提高了所得数据与实际教材使用情况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学生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被动完成评价任务,缺乏对所使用教材的认真思考,且将教材使用情况和学科基本知识接受难易程度、教师教学水平等相联系,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真实评价水平。
对于本次教材的评价结果,请各相关学院认真对待,对反映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作为今后教材选用的参考。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听取师生对教材使用的意见和建议,把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做好,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教材评价工作中,所有师生能将所用教材的真实看法加以反映,使所有选用的教材都能适合我校本科教学水平,以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务处
2014年3月25日
附件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教材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
附件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院教材质量评价表(教师用表)